大學推甄/申請 戰鬥秘笈──優質的個人檔案
諮商中心 製 93.02.10
在學科能力測驗放榜之後,參加大學推甄或申請入學的同學,都要積極準備各系的第二階段甄試,雖然各系甄試方式不一,但都會要求一份「個人檔案」,這份資料常讓同學覺得不知該如何下筆。其實,優質的個人檔案可以完整呈現你的優點與各個面向,同時,你也能在準備的過程中整理、增加對自己的認識與了解,為未來的面試預作準備﹔此外,好的個人檔案能在面試時引教授發問,讓你有機會表現,也讓教授對你更加了解。
個人檔案的內容主要呈現你的各類表現與經驗,運用文字描述、列表、照片、證明文件等,整理為一冊。可依個人狀況包含以下項目:
基本資料 |
自傳 |
讀書計劃 |
幹部資歷 |
社團經驗 |
參與活動 |
成績單 |
競賽成果(獎狀) |
打工經驗 |
課外活動經歷 |
作品集 |
推薦函 |
一、寄送方式:
這些資料是為了面試而準備的,通常有兩種要求,面試一週前寄達,或面試時繳交。一週前寄達的,必須在面試前十天左右寄出比較保險,尤其是台北市以外的大學。所有資料準備好一定要自己留一份備份,去面試時帶去,萬一沒有寄到的話,也有條後路,若可以的話,資料用掛號或雙掛號寄,記得保留郵局的收據。
另一種情況是面試時繳交,要注意他們要求幾份,有的時候,主考官有五位,會要求正本一份以外,另外影印五份帶去,若沒有特別指定,就準備正本一份,副本二份左右就可以了。
二、自傳:
@目的在於幫助大學教授深入認識你。
@描述自己的成長背景與過程、重大事件的影響等。特別是與選擇此系有關的經歷,可以多加敘述。
@範圍可以包括家庭、個人內心世界、對自己的觀察與認識、人際關係、課內或課外活動與經歷…等等,也可寫出未來的人生展望。
@報考本系動機。
可以不同方式寫作,也可放入照片。
通常都有指定字數,若沒有的話,就寫約一千字,內容上,必須有特色,充份表現出你自己,而不要只是流水帳似地記錄自己的生平資料,所提到的東西一定要真實且具體,因為主考官通常是從你的自傳裡找問題來問,若你寫的不夠詳細具體,考官們的問題就不好抓。寫好後,可以請國文老師看一下,或許有需要修飾的地方,一切沒問題後就打字,最後自己親簽,但若該校系要求親筆書寫,還是自己書寫,並注意字跡端正、清晰。(打字問題,稍後另述)
三、讀書計劃:
述說自己在入學前與入學後的計劃,也可以加上未來大學畢業後的計劃與抱負。
可包括學業、生活、人際、活動、生涯…等等各層面的規劃。
對於進入大學後,在學業上、人際關係上、社團上有怎樣的計畫,以及對自己的期許,對學校的期待等。這一點,必須有條理,不可以天馬行空式的想寫什麼就寫什麼。最後一樣要打字。
四、師長推薦函:
若沒有指定封數,也不要只有一封,最好有兩、三封,但是推薦信必須是有「內容及分量」的,如果只是一封很客套式的幾句,是不要也罷的。老師會說學生很優秀,但不能只說優秀,而要具體寫出優秀之處。可能的話,在拜託老師寫的同時,也先與老師討論一下內容;或提供自己的資料給老師,讓老師更有靈感。
五、成果作品:
對某些特別的系來說,成果作品是很重要的,像是美術系、廣告系、大傳系甚至一些理、工學院的都會要求一點研究成果。這就要看你是甄哪一類的系,然後提供相關的作品。像中文系的話,可以提供自己的文章,建築系、廣告系的話,可以提供自己的畫或設計稿等等。若沒有什麼特別的話,就看有哪一類的作品就拿哪一類的,獎狀、投稿,或文章、參賽作品、研究報告、攝影作品等都行。
六、健康檢查表:
通常要求的是公立醫院的檢查證明,可先打電話詢問檢查時間、手續、檢查流程,再至訓導處請公假;若至萬芳醫院檢查,約兩小時就可來回。
七、在校成績單:及時向教務處註冊組申請。
八、資料的整理:
所有東西收拾整理時,一項一項分開,用夾子或迴紋針夾好,編上號,記得做備份。像獎狀可用樂譜夾夾好,自傳及讀書計劃可用透明夾,還可附上封面或目錄。
九、打字:
自己沒時間打的話,請家人代打,或送外面的打字行,原則上自傳及讀書計劃一定要打字,師長推薦信要有老師的親簽。打字部份,字體級數大約12或14,儘量用簡單易讀的字體,像楷書、細明體或新細明體就可以,用A4的紙印出。
十、準備的時間:
可以利用課餘時間到輔導室或圖書館找資料做準備,輔導室有許多參考資料,或者也可以找已畢業的學姊幫忙。
十一、競賽成果、社團參與、幹部表現、公共服務或義工經驗、校外活動、打工經歷:
若該校系有特別要求,可至訓育組申請證明,亦可自行收集相關佐證資料或照片。
十二、通知單:
二月學科能力成績放榜後,若通過考試,會接到該校系的應考通知,考生應按照通知單的指示準備;若是外縣市學校,最好請家長陪同,提前一天抵達,熟悉考場環境,可請公假。考試當天,相關證件、資料務必帶齊,提早出門,千萬不要匆匆忙忙的跑錯教室。服裝儀容方面,除非特別指定,不要穿制服,衣著整齊大方即可。